首页 > 农业百科 > 花木园艺 >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发生及防治

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发生及防治

发布于:2015-03-14 15:42:11 花木园艺 阅读:

由圆环病毒2型(PCV2)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(PMWS),是近两三年来对农村专业户的断奶仔猪危害很大的一种新的传染病,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
一、发病特点常见的PMWS主要发生在哺乳期和保育舍的仔培猪,尤其是5~12周龄的仔猪,一般于断奶后2~3周开始发病到保育期结束,个别猪可延续到转栏以后,但不会出现新的病例。在急性发病猪群中,病死率可达10%,但常常由于并发、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,使死亡率大大增加,病死率可达25%以上。发病最多的日龄为6~8周龄,发病率为20%~60%,发病死亡率为5%~35%。据观察,发病猪首先表现为发热(一般不超过41℃),食欲降低,继而出现消瘦、被毛粗乱、皮肤苍白或黄疸、呼吸闲难等症状。个别猪眼睛有分泌物、腹泻,腿部肘关节和膝关节肿胀。

二、临床表现与剖检特征PMWS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猪只渐进性消瘦或生长迟缓,这也是诊断PMWS所必需的临床依据,其他症状有呼吸闲难、腹股沟淋巴结肿大、腹泻、贫血和黄疸。在一头病猪身上可能见不到上述所有的基本临床症状,但在发病猪群可以见到所有的症状。比较少见的临床症状有咳嗽、发热、胃溃疡、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突然死亡。一些临床症状可能与继发感染有关,或者完全是由继发感染所引起的。

三、诊断PMWS无特征性症状,且易与蓝耳病、猪伪狂犬等疾病混淆,应剖检多头病例,以助于本病的诊断,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验。在对PMWS进行诊断时,应注意在通过流行病学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怀疑为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时,要考虑到可能混合感染链球菌、副猪嗜血杆菌、胸膜肺炎放线杆菌、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。如果在实验室内能分离到链球菌、多杀性巴氏杆菌等,可以认定猪只死亡的原因,主要由上述疾病发生继发性感染所致。

四、防治措施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,目前尚无疫苗,可供免疫接种,用抗生素治疗也无太大的效果,仅能减少继发性的细菌感染。现参照国外控制PMWS的做法,结合国内有关发病猪场的控制经验,提出如下防治措施:

(一)抓住关键时期。鉴于仔猪断奶后的3~4周是预防PMWS发生的最关键时期,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尽可能减少对断奶仔猪的应激。1.避免过早断奶和断奶后更换饲粮。对有此病存在的猪场,仔猪断奶的日龄,可以延迟至28天或35天,断奶后要继续饲喂断奶前的饲粮至少10天。建议在断奶仔猪饲料中按1吨饲料添加利高霉素1.2kg,15%金霉素2.5kg或强力霉素150g,阿莫西林150g,连续使用15天。2.避免断奶后并窝并群。应采用小群或小栏原窝原群饲养,小栏之间要有实体隔墙。这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争斗,并减少窝与窝之间的传播感染。3.避免在断奶前、后一周内多次注射疫曲、免疫刺激或免疫应激,会促使仔猪产生临床征状,因而必须根据猪场或周边的疫病情况,合理制定免疫程序,避免断奶前后过多地对仔猪免疫。4.降低饲养密度,提供舒适环境。为防止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,许多兽医专家都提出要降低饲养密度,并注意通风和保暖,以进一步减少对仔猪的环境应激。

(二)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。猪场的生物安全,不仅要贯彻于猪场与外界之间,还要贯穿于猪场内部,即猪舍与猪舍之间。1.减少后备母猪的购入数量。由于不同键康状态来源的种猪,免疫力各不相同,会造成猪群不稳定的免疫状态。确需引种,应加强检疫,防止疫病带入。2.断奶仔猪舍在进猪前必须严格消毒,要求以猪舍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制度,但猪栏之间应用实体隔墙分开。3.在猪舍门口设置消毒池,人员进舍必须脚浴消毒,以减少水平传播。

(三)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。1.仔猪用药:哺乳仔猪在3、7、21日龄,注射3针得米先,在每吨饲料中添加腾骏“加康”400g,断奶前后各使用1周。2.母猪用药:母猪在产前一周和产后一周,按1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.2kg,15%金霉素2.5kg,阿莫西林150g。3.为减少风险,对正在发病的猪场不要搞寄养和并窝。4.可将断奶仔猪,直接转入经过严格消毒的生长舍中饲养(但应注意保暖)。在发病猪场已出现严重污染的情况下,不失为一项避免感染的有效措施。5.注意通风,降低舍内氨气浓度;栏与栏之间不要混群;日龄相差14天以上的猪群不能合并、混群饲养,以减少接触感染机会。

(四)做好猪瘟、伪狂犬病、猪细小病毒、气喘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工作。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

相关文章